♦♦♦♦♦后记♦♦♦♦♦
今天,2015年9月9日,对我来说,是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十八年前的今天,那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只身来到北京,开启了我生命历程中一段难忘的记忆。当时,我在心里一直默念着我喜欢的同时也是我修改过的两句别人的歌词:"寻寻觅觅一定要寻到活着的证据,都市的柏油路再硬也要踩出足迹!"
十八年过去了,我寻到"活着的证据"了吗?我在"都市的柏油路上""踩出足迹"了吗?我在问自己。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是一目了然的,但好像又不是!就像一个女孩子老是在问自己到底是长得俊还是长得丑一样,即便成天拿着镜子照其实也未必完全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拿出我的看家本领——出书,将我这十八年来的著述汇编成册。因为这些著述与我所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也足可代表我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所以我认为,书出版了,答案自然也就明了了。于是,从今年的八月中旬开始,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忙于稿件的整理和选编。
这本书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宽泛,有电影文学剧本、人物特写、文论、歌词、歌曲、软件教程、策划案例、附录八个方面。它与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图书大为不同的是它们大多不单纯只是文艺类的作品,甚至有些就不是文艺作品,而多是我曾经策划的经营项目或者与我从事的工作有关的资料。以电影文学剧本为例,我之所以编剧首先考虑的是由我公司来拍摄,而不只是因为文学爱好。以此类推。
"电影文学剧本"之所以排在首位,一是因为它的可读性比较强,二是因为它在我的文学创作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年轻的时候,我曾从事过十多年的文学创作,写过数十部中短篇小说。这部分收录的是我到京后创作的两部电影:《莫高传奇》和《非常组合》。这两部电影文学剧本分别创作于2002年和2010年。从2001年7月创办公司以来,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拍摄影视剧并以此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莫高传奇》创作完成后我曾送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天津电影制片厂,评价都很好。天津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派人来洽谈合作拍摄的事宜。《非常组合》在完成的当年就上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立项。除了上述两部电影外,我还策划过两部电视剧。一是20集电视系列剧《状元郎》,2006年时曾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立项;二是40集电视系列剧《敦煌壁画故事集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2005年时我将最早注册的北京金色彼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浩歌行影视广告有限公司。但拍摄影视剧的梦想终归未能成真。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我也明白,像影视拍摄这样的大项目,小公司是很难运作的。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就必须要有高超的运作能力,这两点我都不具备。不过我至今认为,《莫高传奇》是我最好的文学作品。
"人物特写"部分有12篇稿件,这与我从事的编辑工作有很大的关系。《萨克斯之恋》是我刚到北京不久后在《乐器》杂志任编辑时采写的。其余都是为我主编的《电脑音乐报》(后来更名为《音乐人》、《华人音乐家》)采写的稿件。不仅如此,重要的是这12篇稿件所报道的人物中,绝大多数都与我策划举办的活动有关,他们大都是我这儿活动的参加者。从2001年最早举办"北极星杯"全国词曲创作比赛开始,到今天,大大小小的活动,我已经策划举办了60多个。搞活动是我在北京十八年生涯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最早我们只是在北京或国内其它地方搞,如上海、张家界等,这些年我们已经走向了海外,逐渐扩展到香港、澳门、曼谷、新加坡、吉伦坡等地,以后还计划去日韩、欧美等。记忆中,我是北京最早策划举办活动的个人,从2001年开始,我们的"北极星杯"全国词曲创作比赛连续搞了20届;"北极星群英杯"全国词曲创作笔会连续搞了11届;"金色彼岸之声"全国新人新作歌手选拔大赛曾连续搞了九届。后两个活动因为有文化部下属的众多社团如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等主办,影响很大,曾经是音乐界知名的品牌。这些年,因为侧重于搞青少年活动,所以,上述几个活动都已画上了句号。但是,我庆幸这15年来我们的活动始终一如既往,有始有终,全国各地差不多有数万人参加过,其中不乏音乐界的专家、名宿。作为一位民间人士,能够连续15年不断地开展活动,而且,亲眼看到无数的人士以此为起点,走向全国,甚至走向海外,成名成家,我感到十分欣慰。
"文论"部分收录了10篇稿件。跟"人物特写"部分一样,既与报刊的采编有关,也与我策划举办的活动有关。如果说策划活动是我在京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的话,那么从事编辑工作更是如此。在北京的十八年里,我编辑过《乐器》杂志,编辑过《电脑音乐报》以及后来的《音乐人》,现在又一直在编辑《华人音乐家》。除此就是编辑图书。作为主编、责任编辑,我曾经编辑出版了180多本图书。其中《当代歌手喜爱的歌》系列达19本之多;《当代中国歌词大观》系列达11本之多。我还以策划、监制的身份制作出版了近40张CD/DVD光盘。而且其中差不多三分之一以上的图书和光碟的装帧等就是我亲自设计的。
"歌词"部分收录了20首歌词。"歌曲"部分收录了19首歌曲。这两部分共39首作品,除最后一首歌曲《又是杏花吹满头》是我到北京后曲作者邮寄给我的(我过去的作品被别人谱曲的较多,但我特别欣赏的只有这一首,故而收入到本书中)和另一首《中国巡逻兵》是我来京前填词改曲的外,其余都是从前的旧作。这些作品主要创作于1984年—1997年间。我从前创作的词曲作品数量不是特别多,加起来也就100多首,收录的部分是我比较满意的。有意思的是当初我之所以选择来京发展,其最直接的动力和目的就是计划在词曲创作方面求得发展,但是在京的这十八年中,我几乎没有创作过一首词曲作品。这次收入到本书中,一是因为单独出版词曲作品集数量远远不够,二是我怕遗失。另外,有几首作品与前面的电影文学剧本《非常组合》有关——当我在编写剧本时,附带将插曲也考虑进去了。
"软件教程"是个笼统的分类,名字不是很贴切。这部分确切些讲应该属于电脑音乐的范畴。谱霸是简谱打印软件,是电脑音乐制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谱霸的雏形本是《电脑音乐报》最早的音乐编辑也是我刚到北京时的朋友田国建先生开发的,那时主要用于《电脑音乐报》的排版。2003年,全国流行萨斯病(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的简称),公司一时没有什么业务可以开展,我和公司的许雁女士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幅的改造和完善:重新逐一"制造"了音符(这些音符都是用造字法造出来的)、重新设定了键盘上对应的键,使之更科学、更快捷、更美观。当时我将软件命名为谱霸,并撰写了教程。2009年,公司又组织人力将其升级到2.0版。谱霸的开发,对于音乐类图书的排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初,我曾写过一个广告语:会打字就会打简谱,懂不懂乐理没关系。事实也是这样的,公司招来的打字员半天功夫就可以学会打简谱。十多年来,我们用谱霸简谱打印软件出版了160多本音乐方面的图书,排版质量广受好评。顺便说一句,谱霸简谱打印软件现在仍在使用中。只要在电脑上安装了软件,按照此书中的教程仍可打出规范的简谱来。本书中的19首歌曲就是用谱霸简谱打印软件完成的。《最新电脑音乐制作指南》是我十多年前编写的一本综合性的电脑音乐图书,约有50多万字。随着《电脑音乐报》的创刊,在1999—2003年期间,我策划成立了华夏电脑音乐研究会,会员达300多人,其中不少是电脑音乐爱好者。我将此书制作成光盘,作为会员的电脑音乐入门教材。这里面有不少内容曾刊发于《电脑音乐报》。限于篇幅,收入本书中的只有内容简介、目录和后记。算是"存目"而已。说到这儿,不能不提及《电脑音乐报》。《电脑音乐报》是我在1999年9月也就是我到北京发展的第三年创办的,当时这只是一个民办小报,最早只有两张八版。后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版面,多的时候有20多版。1998年以后改成杂志,名称也改了,叫《音乐人》。那些年,这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报刊之一。其后,我还曾与《音乐生活报》合作,承包了两个版面,持续了一年多。再后来,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成立,我不定期地主编《华人音乐家》。但随着纸媒的衰落,报刊即便再精美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和影响。不过,作为新时期以来国内民办的第一份音乐报刊(晨枫先生曾做过考证),同时它也是电脑音乐进入到中国以后最正规的一份报刊,应该讲《电脑音乐报》对电脑音乐在国内的普及和音乐的繁荣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它也是国内民办音乐报刊的风向标。其后民办音乐报刊纷纭而出,多的时候达到五六十家,它们最先参照的就是《电脑音乐报》。所以,如果说我在北京从事过什么事业的话,我觉得这才是我真正的事业,我并为此而骄傲!我觉得这是我此生中做过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策划案例"部分其实只是一些数据资料。对我个人来讲,有较大的意义;对于读者来讲,则毫无趣味性可言。里面的活动、图书、唱片前面已经提说过了,不再赘言。我只将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和汉服唠叨上几句。由于国内的音乐社团都是官办的,许多社团给人的感觉是要么不作为,要么胡作为,这些年搞活动我就深有体会——好在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前些日子中国书协和美协的"倒掉"就是里程碑事件。从政府相关部门的网站上看,以后社团的注册好像很容易了,为此我还特意下载了相关文件,但电话打过去,照样在踢皮球。不过,以后肯定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于是,这些年来人们都将目光纷纷转向了海外。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就是在香港注册的。这四年功夫我们发展了500多名会员,许多重量级的成名人士也纷纷加入协会,形势喜人。协会在海外搞了好多次大型活动,同时在海内外也成立了20多个分支机构。作为协会秘书长,我踌躇满志,同时也倍感荣耀。我想,假以时日,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跨国界华人音乐社团。当然,就最大而言,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在影响力方面,以后还要下很大的功夫。在这里,我特意将500多名会员的姓名一一收录其中,作为史料保存。汉服设计是去年八月份以后才实施的项目。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并日受推崇,自2003年开始,"汉服运动"在国内蓬勃兴起。我最先关注汉服是在2006年,此后一直设想搞汉服艺术节,但终归未能如愿。去年,我的目光又转移到了汉服艺术团上面,我觉得如果成立一个汉服艺术团,独树一帜,在演出市场不景气的当下,也许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所以便成立了"汉之韵"汉服工作室。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研制出了50套左右的服装。现在艺术团的成立还在筹划中。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带着我的汉服艺术团到海内外巡演。当然,也有可能这终归只是一个梦想。
"附录"部分收录了前辈名家晨枫、许自强、张枚同、许德清等先生撰写的四篇评介性的文章。另外,还有我自己写的原计划出版的另一本书的引子部分。这些文章都很重要,特别是四位先生的文章。他们的文章也许应该安排在本书的最前面,但这里面有个缘故需要说明一下。八年前的2007年9月9日,是我来京发展的10周年纪念日。那时,我心血来潮,计划出版一本书,内容中一大部分其实就是本书中的篇目。当时,我想好了一个书名,就叫《你是天上哪颗星》。这个书名本是我早年写的一首歌词的名字。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但后来出书的计划却搁浅了。一是杂务缠身,我没有更多的精力整理、校对这么多的书稿;二是当时我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出版这本书还是出版另一本书即《十载京华梦——何建华日记摘抄》呢?三是当时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出版这样的书其实毫无必要——当然现在决定出书,也并不是我认为自己做出了什么惊人的成就,而是由于其它一些想法才做的决定。因为后文要提及,这儿就不赘言了。书没有出,四位先生为我写的文章也就放下来了。现在终于拿定主意要出书了,但这些文章毕竟又是八年前写的。此时的情景特别是心境——自然是我的,与彼时已大不相同,所以只能委屈"他们"或"它们"一下,收录到附录中。当然,对于四位先生,我还是由衷感激的。——除他们外,还有付林、任志萍、石祥、李幼容、胡俊成、张丕基、孟玲、王佑贵、楚兴元、俞良模、金利子、吴颂今、孟新洋、刘钦民、赵毅、薛淳等老师我同样由衷感激。在我过去所举办的活动中,他们曾多次担任评委或举办专题讲座。同时,还要特别感谢张盛金、任英荣、李红林、谢美华、王永振、蔡伟华等老师,他们一直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就此打住。还有我写的一篇文章《十载京华梦——何建华日记摘抄》(引子),这本是刚才提到的另一本书的开头部分,那本书终归没有出版,出不出什么时候出依然是未知数,所以,暂时放在这儿,也算是"存目"吧。
以上算是对本书八个部分的内容做了一个介绍。
这本书选择在这个时机出版并不只是简单地要回答我是否寻到"活着的证据"和我是否在"都市的柏油路上" "踩出足迹"这些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也知道,"活着的证据"肯定是有了,只是还不够充分而已;我在"都市的柏油路上"也"踩出"了"足迹",只是这个足迹还不够清晰,不够坚实。跟许多真正的成功人士相比,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而且,跟我最初的设想也相去甚远。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甘心的。我认为以我数十年的修为、潜质、素养,我觉得只要走对路——当然这也正是目前我最为困惑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朝那个方向发展,这次出书本身就是总结,以便有个准确的定位——大器晚成也未必是完全不可能之事。我特别喜欢韩愈《原毁》中的一句话:"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并以此来鞭策自己。所以,我觉得有朝一日鱼龙变化也不是不无可能的。另外,我的心境越来越躁动不安,一如十八年前我毅然决然来京时的情形。尽管我不知道未来的十八年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但我知道我已经面临着一种选择:我既然不想日复一日地继续着眼前这种生活,那就必须要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孤独地艰难地跋涉!我知道这绝不完全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但也许这就是宿命!
以上种种,正是这本书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出版的原因所在。
本书没有沿用八年前我最早计划采用的书名——《你是天上哪颗星》。我觉得用《京华寻梦录》也许更为合适。
这本书的出版还要感谢我的两位老友——胡音声先生和刘梅生先生。他们对本书的编排给与了很多的忠告。同时,感谢许雁女士为本书排版,刘杨女士为本书设计彩封。
另外,9月9日,也是我最崇敬的一位伟人辞世的日子。为了表示永远的怀念之情,我特地选用了他的书法来作为本书封皮的背景文字。我愿他思想的光芒永远照耀着我的心。
十八次花开花落,十八个寒来暑往。十八年不是个短距离,它足够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长大成人,也足可让一个豪情满满的壮汉两鬓飞霜。所以,十八年人生历程中的酸甜苦辣不是一言能道尽的。本书中所收录的文章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见证。尽管如此,作为这本书的"后记"也该结束了——其实这已经够长的了,但思绪的闸门一旦打开,总难轻易地合上,况且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在此,我特地选用三年前我50岁生日时所做的一首诗《无题——五十周岁生日感怀》作为结束语:
五十忽焉至,天命未曾知。
边陲歧路客,京华游侠儿。
梦圆少年梦,志酬壮岁志。
鹏程虽过半,宏图尚可期。
2015年9月9日于北京南曦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