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官方网站!


中国大陆区组委会电话:010-87875363    15801349607(工作时间:09:00-17:30)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资讯 > 理论研讨 > 正文

正在走入千家万户的网络歌曲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兴起、普及与进入亿万家庭,通过互联网传媒所传播的 歌曲,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领域,成为了除平面媒体、电影与电视、音像之外的第四大媒体,也构成了当今社会音乐文化生活 中的一种全新景观,而所谓网络歌曲的称谓也随之出现。

网络歌曲是指歌曲作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各种有线或无线方式而传 播开来的歌曲。这就是说,网络歌曲的概念是宽泛的,它除了只是单纯为通过网络传播的创作歌曲之外,还泛指所有在互联网与移动通讯工 具、主要是手机上传播的歌曲。

在我国内地,通过互联网欣赏歌曲应当始于互联网被普通百姓所广泛运用不 久,但最初引起人们对网络歌曲予以广泛关注的,当源于雪村的那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时间大约是上世纪末。其时,由于这首歌曲在 创作风格上的别出心裁与音乐语言上的说唱相融,使得它迅速在东北的普通群众中广为流传。而这类歌曲由于其所体现的内容与所展现出的 带有调侃性的演唱风格,使其无法纳入主旋律歌曲范畴,故未能进入所有主流媒体的视野,去进行强势传播。而此时,恰恰是互联网开始进 入亿万家庭的时候,这首歌曲被贴到网上之后,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性,便即刻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出轰动效应。 于是,网络歌曲便以其前所未有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广大歌曲爱好者与歌迷们的极大兴趣。不难想到,此后的不少歌曲,也随之纷纷通过 网络这个无限的传媒空间,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于是,我们看到,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一些音乐人 、尤其是年轻的、不可能进入主流传媒行列的歌曲作者、制作人以至歌手们,便看好了将网络传媒作为歌曲的传播渠道,来传扬自己的作品 。一个典型的实例便是,由朝阳作词、作曲、歌手厐龙演唱的《两只蝴蝶》,本来是2003年播出的电视剧《281信封》的主题歌。但这部电视 剧播出时的影响面的确有限,歌手的知名度也不高,这首歌曲自然未能获得在主流媒体上亮相的机缘。但曾几何时,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它 却通过互联网悄然地、不知不觉地在以青少年为主的普通群众中间迅速流传开来。由于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极易上口,竟然连幼儿园的孩子 们也在相互传播、轻声哼唱,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极大兴趣。而在此前后,台湾当红的新一代创作型歌手周杰伦的名作如《七里香》《双截 棍》《东风破》《青花瓷》《千里之外》等等,也以空前凶猛的势头进入网络,进而在青少年学生中间纷纷流传,其社会的知名度、传播面 与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在主流传媒上看到的、由歌坛大腕们演唱的、意在向社会大力推广的歌曲。

显然,通过网络传播歌曲本身作为一种音乐文化现象,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首先必须看到,网络歌曲产生在今天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这是因为在日益丰富的物质需求不断获得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多 元化、多品种的期待之情是不可逆转的。这种受众的心理需求,使得仅靠电视、电影、音像、报刊发表等传播手段似乎仍然不够,而歌曲传 播的多方式、多途径便成为了一种必然,网络自然就在其中。其次,随着现代科技手段迅猛地进入音乐创作领域,一首歌曲从创作到通过演 唱者演唱成为声音以至最后制作合成的过程,与以往的人工化的繁杂过程相比,显然更加便捷化了许多,制作者所要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也相 对简约了许多,这便使得将一首成为声音的歌曲贴到网上进行传播似乎成为众多歌曲爱好者都可以做到的。第三,从歌曲消费者的角度考查 ,互联网的空前普及使传媒已经到户甚至到人,而通过网络欣赏以至下载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几乎是不用花费任何代价的,这比起从电视 媒体或购买唱碟,显然具有极大的优势。正是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就使得网络歌曲的迅速普及便在情理之中了。

具体到网络歌曲本身,如果与其它歌曲加一比较,我以为它大致呈现出如下 几个特点:其一,这些歌曲作者创作的心态是完全自由的,也是完全自主的,也由于此,它们所选取的创作题材绝大多数是源于对自我心灵 感悟的一种阐发,唱什么、怎么唱是非常自我化的。正是这一点,使得这类作品同主流媒体如电视台等主要传播的所谓主流歌曲形成了强烈 反差,也使这些作品基本上难以进入主流媒体的领地。其二,就内地而言,网络歌曲的作者基本上是名不见经传的音乐青年,他们喜欢音乐 ,或者钟情于创作或者迷恋于歌唱,一般而论,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受过专门的音乐教育。只是由于体制或者机遇的原因,他们没有能够走进 各级正规的演出团体或者音像公司,没有成为职业作者或者歌手,自然,他们也就难以有自己唱响神州的代表作,也就无缘成为当今“热门 ”的走俏作者,成为各级主流媒体的座上客,于是,他们将作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便在情理之中了。其三,网络歌曲的主要接受对象为青少 年听众,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其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青少年从来是歌曲接受群体的主力,又是迷恋网络的主 力。但目前从主流媒体上传播出来的歌曲往往同青少年的欣赏需求产生错位,为此,从网络上寻找歌曲便成了自然而然的行为。同时,网络 歌曲的作者,又几乎都是青一色的青年非职业歌曲酷爱者,他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都是为了自我取悦,才去写的,这就使得作品的娱乐性异常 突出,更加适合青年们的欣赏口味。正是在这种艺术生态环境中,网络歌曲的创作与传播的繁盛,便成为了世纪之初一大声名日隆的歌坛现 象。

如前所述,以方便快捷与没有门槛为特征的网络歌曲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 统的歌曲传播模式,以其最便于亲近热爱音乐的普罗大众。然而同任何事物均有两面性一样,网络歌曲作为一种通过新的属于大众媒体传播 的歌曲,从一开始出现就遭到了某种非议。但我以为,仅从传播形式去判断艺术的优劣与文野,未免失之偏颇。而从近年来发展的实际情况 来看,网络上传播的一些歌曲,如《感恩的心》(陈乐融词,陈志远曲)、《两只蝴蝶》(杨臣刚词曲)、《月亮之上》(何沐阳词曲)、 《丁香花》(唐磊词曲)、《你是我的玫瑰花》(大鹏词曲)、《隐形的翅膀》(王雅君词曲)以及周杰伦的《七里香》《东风破》《青花 瓷》《千里之外》(均为方文山词)等不少作品其格调应当是健康的,大致都得到了肯定。但有的网络歌曲也的确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争 议主要集中在对如《老鼠爱大米》《那一夜》《狼爱上羊》《香水有毒》《我是你老公》等作品的看法上。

我们无须对这些作品进行一一分析,但这几首作品与类似的作品在众多网民 中引起颇为广泛的反响却是个难以回避的事实,而这个事实本身却不能不引发出令我们予以思考的一些话题来。

无可否认,长期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歌曲的艺术功能一直被 嵌制在政治宣传的框架里,这种单一化的歌曲的价值取向发展到十年文革中,其作为艺术的品质几乎被完全消解了。进入新时期,随着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取代,艺术层面的情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个无可忽视的现象是,在我们的主流媒体上,屈指可数的 歌坛大腕与他们演唱的歌曲依旧是以强势姿态占据着绝对地位,相形之下,多元化、多色彩、多品种的歌曲、能体现歌曲的娱乐功能、渲泄 功能的歌曲似乎远远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们对歌曲的需求。对于一个几千年来以民歌与戏曲作为主要形式、而今拥有数以亿歌 曲需求群体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不够的。于是,网络作为一种走入亿万家庭并直通个人心灵世界的传媒,便自然成为了他们寻求自己所喜 欢的歌曲的广阔园地。因之,网络歌曲的发展实际上是对我们职业歌曲创作中存在的某些缺失的见证,也是一种对广大音乐迷们对歌曲需求 的一种补补充。

与此同时,如前所述,网络歌曲是一种属于普罗大众的声音形态的艺术,其 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应当是一种非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亚文化”。在这个领域里,生产者(词曲创作与演唱)、发行传播者(网 络)与消费者,几乎都是在没有门槛的情况下,可以完成歌曲艺术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网络歌曲所体现出来的作者自身 的情感往往会是真实的,从某种程度上它容易在普通听众中引起共鸣。然而,正是由于网络歌曲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原创性,往往会使得它 容易在淡化歌曲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上,同主流歌曲有了一些区别,也因之常常会引发一些非议。

无可否认,由于网络歌曲问世时间还比较短促,其创作与演唱队伍也还年轻 ,他们在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上肯定是参差不齐、良莠杂陈的,体现在歌曲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上,有的作品有时会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以至缺陷,缺少对作品中文与野、雅与俗的分析与判断;有的歌曲创作动机,显然就是为了表达对当今能够掌握话语权的作者们的一种反叛 心绪,因而有意趋向另类,这使导致他们在追求个性的时候,易于走入低俗与怪异,在表现爱情的时候,易于流于戏谑、调侃以至追求感官 刺激等等,从而降低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对于这些,我以为应当予以关注,关注其创作走向、艺术倾向,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其中一些 问题,可以作为艺术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唯其如此,网络歌曲才可望作为我国歌曲艺术的一方园林,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欣赏需求 ,不断繁荣我们的歌曲艺术。

(作者为中国音协《歌曲》杂志编委,《儿童音乐》副主编。著名词作家, 文艺评论家)

MORE >

协会介绍

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

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是通过香港政府注册的由全球华人中的歌唱家、作曲家、词作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社会活动家、群众文化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的世界性学术团体。协会的宗旨是弘扬中华音乐文化,促进国际艺术交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