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音乐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粤语歌曲是香港的主流音乐,在华语乐坛占有重要地位,风格混杂、多元化,有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子,也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是东西方文化荟萃的产物,也是特殊历史的产物。
听惯正统严肃的音乐,偶尔听香港粤语歌曲觉得自由放松,那种感觉仿如迎面吹来新鲜的风。它未必是最顶尖,最高雅的,由于扎根现实生活,但必定最可亲,最真实,具有穿透内心的魅力。
(二)
香港音乐是伴随漫长岁月的文化记忆。
很多经典粤语歌曲,省略歌词,只剩下纯音乐,吉他加小提琴合奏,或钢琴独奏,也够让人陶醉,如坠入云端般的美好。
陈奕迅创造了香港流行歌坛的神话,他让香港粤语歌曲赋予更多的哲理深度。《多年不见》,旋律具有画面性,感情真挚细腻。《shallwe talk》讲述两代人关系,歌词意义深远,直面现实,触动人心。吃着苦瓜,必定要听《苦瓜》,感悟成长过程艰苦历练,这才有乐趣。
欧瑞强创造了香港城市民谣音乐。他创作的歌曲散发阳光味道,风格清新舒畅,纯洁美好的感情代表80年代香港人纯朴的价值观。
许冠杰开创市民化粤语歌曲年代。一个中年朋友执着喜欢许冠杰的歌曲,几十年口味不变,他说这些歌曲伴随他青年成长岁月,有记忆的温暖。
有些歌曲则成为年轻人战胜挫折的精神动力。一个朋友经历人生低潮,在低谷中最喜欢听黄家驹的歌曲《光辉岁月》,一遍遍的听,从歌曲中找到精神慰藉,终于擦干泪痕,奋力向前。
香港粤语歌曲成为深刻的个人记忆,深深烙在灵魂的深处。
(三)
只有懂得香港历史,才能懂得香港音乐。
香港歌手大多有国外留学背景,英语相当普及,歌星普遍擅长演唱英文歌曲,很多新创作的歌曲也有英文版本,香港创作的本土歌曲混杂很多英文单词。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受殖民文化影响,香港人喜欢西方英文歌曲和日本歌曲,经常用中文填词翻唱。香港音乐深受西方流行音乐影响,包括美国的乡村民谣、美国黑人的HIP-HOP说唱歌曲、欧美蓝调音乐等等,有时在歌曲中又会听到中国民族音乐传统调式。
上百年来,香港粤语歌曲在华人世界影响深远,它夹在中国与英国之间,在中与西两种文化中混杂,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城市开放程度较高,香港歌曲风格多变,极具包容性,爱情、亲情、星斗市民日常生活、现代人生存现状等成为歌曲表现的主题。从80年代的欧瑞强、甄妮乐观向上的曲风,从黄家驹充满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情怀的曲风,到21世纪的歌手农夫发出草根之声,用RAP说唱形式表达生活的烦恼与苦闷,从歌曲音乐的风格变化窥见香港社会的变迁。
(四)
方言是神秘密码,连接着相同的价值观。
广东珠三角地区和香港讲相同方言,同属于粤语语系,不论是戏曲(粤曲),还是民歌、咸水歌等都同属于中华民间音乐,香港的粤语歌曲创作自然也留下深深的中华民歌歌曲的风格。以《万山千水总是情》为例,这首歌运用粤语语言风格去组织旋律,曲式结构上运用A+B+A的再现性三部曲结构,B段和A段作了鲜明对比,全曲的音乐材料不多,旋律却十分优美流畅,只要听一次就会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听香港粤语歌曲不仅是一种享受,也会勾起一种怀旧的情怀。
在我们这个珠三角东部小城市,随便走到哪个角落,在发廊,在KTV房,在车上,在超市,在店铺,都会听到悦耳动听的香港粤语歌曲,那种情结就像扎下根一样,影响根深蒂固。
进入21世纪,借助网络媒体的刑期,很多欧美歌曲、台湾歌曲,日韩歌曲的普及,还有中国大陆本土音乐兴起,人们对于音乐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但香港粤曲歌曲仍然在60后、70后和80后年龄段的人心灵扎根,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
80年代的许冠杰、罗文、林子祥、甄妮、beyond、谭咏麟、陈百强、张国荣、梅艳芳等等,90年代香港出现的四大天王,陈奕迅等等。香港每个历史阶段涌现的歌星,伴随着香港经历兴衰起伏,共同沉浮,成为香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歌星演唱的经典粤语歌曲,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被人淡忘,穿越时空几十年,被人刻骨铭心的留在记忆里。如果一个歌星,无论在世或是过世,其经典歌曲被歌迷吟唱几十年,并成为某一地域集体回忆,这是一份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誉。
(五)
眼前掠过香港从上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发展变迁的画面,如果再配上各个时期代表性的粤语歌曲,包括甄妮的《爱在变幻时》、许冠杰的《铁塔凌云》、罗文的《狮子山下》等划时代歌曲,我们会清晰看到香港发展的版图,充满感动人心的力量。用音乐作注解,这是最真实的香港印记。音乐改变世界,香港与珠三角,相邻的地理位置,相同的粤语语系,随着香港回归十多年,音乐融合我们彼此的心,也缔造了相同的记忆。从香港粤语歌曲的发展,我们看到世界,也看到历史,也照出彼此的影子。在世界大舞台,文化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这是唯一的道路。
行文到此,耳边又飘过《万水千山总是情》歌曲,时过境迁,时间在过去数十年,但某个时段的记忆仍然久久没有离去,直至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