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网26日刊载《紧盯花公款到金色大厅“臭美”》一文,文章指出,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成为部分中国艺人“摆门面”、“争名利”的平台,其鱼龙混杂尤见一斑。对那些耗费公费的公家“包场”、因公“镀金”者,应该睁大审视的眼睛。
文章摘编如下:
金色大厅在维也纳的音乐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的演出也不乏精品。不过,近年来在国内一些媒体、机构和企业的热炒下,金色大厅俨然已成为“世界音乐圣殿”的代名词,仿佛只要登上这个舞台,就意味着个人或团体的音乐造诣获得了国际认可。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已有130多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但真正的观众却寥寥无几。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掏钱就可上金色大厅表演的新闻,这次的新闻再一次撕破了一些中国人到金色大厅“伪镀金”的窗户纸。有市场就有需求,对于维也纳金色大厅经营者“有钱就能上”的思路,无可指责,最起码体现了一个适应市场的经营之道,但对于中国人对于“上金色大厅表演”的趋之若骛却应理性分析和区别对待。
国内一些“暴发户”,譬如矿老板们、私营企业家们,其如何花钱买面子是人家的私事,公众完全不必操那份心;对于个别想成名的民间艺术家,就算有投机心理,也就是奔着沽名钓誉去的,想“臭美”一把,也属于私德范畴。对于这类“伪艺术家”,人们大不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嗤之以鼻足矣。
然而,这些“包场子”的中国人群里面不乏用公款消费者、“吃皇粮”者,其费用来源于何处?如果涉及纳税人的开支,就应该较真。130多个文艺团体里,花了公家钱登台的到底有多少?院校的艺术团属于事业单位和公共财政开支范畴,一些公办演艺团体和演出单位,同样属于公共财政开支。如果不是主办方邀请,不仅仅要掏租贷场地费用,还有一干演职人员的“吃穿用行”支出,数额绝不会少。这类“花钱买面子”的行为,隐藏着极大的财政支出漏洞以及“肥私”的可能。花公家的钱,撑自己的场,“沽”自己的“名气”,这是最应该唾弃和抵制的。
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成为部分中国艺人“摆门面”、“争名利”的平台,其鱼龙混杂尤见一斑。对那些耗费公费的公家“包场”、因公“镀金”者,应该睁大审视的眼睛。他们能够跑到海外大舞台上臭美,与财政开支审查把关不严有关,更与花公家的钱时“崽卖爷田不心疼”心态有关。
随着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中国人包场 “黑幕”被更多的揭开,公众将日益认清所谓的“金色大厅演出”是什么货色,也将日益鄙视和紧盯这类“伪艺术行为”。真正收紧公共财政的钱袋子后,再谈“艺术”,这至少会让真正的艺术离民众更近些,“伪艺术”暴露得会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