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共创华乐伟业,少长咸集同铸盛世辉煌。
成立四年之久的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在付林主席的领导下发展迅猛,目前海内外分支机构达21个,会员近600人。近期,又有几位国内音乐界的顶尖人物加盟华人音协,为华人音协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他们是:著名词作家、文艺评论家晨枫先生;著名作曲家、教育家雷维模教授;著名词作家、文艺评论家毛翰教授;著名声乐教育家孟玲教授;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曲家、教育家鲍元凯教授;煤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冯霞女士(以上按加盟的时间顺序排列)。随着国家将社团与官方切割政策的实施(近日民政部宣布已有148家社团与官方脱钩),作为民间社团的华人音协必将以其勃勃的生命力迎来持续发展的新高潮。可以这样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人音乐;有华人音乐的地方就有华人音乐家;而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就是华人音乐家共同的家!
附:最新加入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的名家简介
晨枫,本名王仲源。陕西蒲城县人。196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后分配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任实习员。1974年调干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现为中国音协《歌曲》杂志编委,《儿童音乐》副主编。一级编剧。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因创作成绩突出,曾五次荣立三等功。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担任全军艺术系列音乐专业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军文艺新作品、全军首届"解放军文艺大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等。
其创作涉猎门类宽泛,包括歌词、诗歌、散文、歌剧、艺术评论、专题研究等。现已出版歌词集《蓝河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歌诗集《太阳河》(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歌词艺术论集《词苑履痕录》(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作家评传专著《盗天火的诗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散文选集《昨夜星辰昨夜风》(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中国当代歌词史》(漓江出出版社2002)等。另有大型歌剧《琴箫月》(合作)与《一个女兵的爱情》分别由原海政歌剧团在北京上演与在大型文艺刊物《现代人》发表。其创作的歌词作品有百余首在全国及省以上各类评奖中获奖。其中《火箭兵的梦》由张暴默演唱后获全国文艺调演一等奖;《祖国象妈妈一样》被选入小学音乐课本并被评为"红领巾喜爱的歌";歌剧主题《草原勒勒车》获文化部一等奖;歌曲《彩云归》在"新星音乐会"推出后影响较广;《阿里阿里》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此外上演与发表大型歌剧《琴箫月》(合作)、《一个女兵的爱情》等两部。
雷维模,四川武胜县人,四川音乐学院扬琴专业毕业。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音乐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四川省分委员会副主任。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理事、四川省社会音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四川省群众艺术馆抒情歌曲编辑部主任,四川省文化馆理论信息部主任,四川省音协第四、五届理事,育才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台发表歌曲400余首,音乐文论近百篇,获"群星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及省部级奖励若干。《五十六个民族一个中华》《中国,欢乐的海》、《丝路驼铃》、《芦沟晓月》、《大山里长大的吊脚楼》、《在小河淌水的地方》等几十首作品收入《中华百年歌典》等多家出版社的20多种歌曲专集,有的还收入大、中、小学音乐教材。2001~2010年十年间,在成都、重庆成功举办三次个人作品音乐会。
出版有《丰收的中国》、《中国的节日》、《滑溜溜的山路溜哟溜》、《雷维模声乐作品选》等个人作品集。其它音乐著述有高等学校音乐专业教材《中国民族音乐概要》及《实用简谱读法》等。此外,还为多家出版社选编《20世纪中国名歌》、《20世纪中国影视剧歌曲》、《20世纪外国名歌》、《红烛颂•绿叶情》、《祖国颂》、《放歌90年》以及《抒情歌曲选》、《抒情歌曲精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中老年喜爱的歌》等各类歌曲专集50多本。
毛翰,1955年生于汉口,祖籍湖北应山(今广水)。曾任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中国诗歌年鉴》主编;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与歌词的理论与创作"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出版有《中华诗歌大辞典》、《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诗美创造学》、《歌词创作的原理和方法》、《中国周边国家汉诗概览》、《辛亥革命踏歌行》、《毛翰诗论选》、《歌词创作学》等。有歌词创作论44篇连载《词刊》。创作方面,有诗歌集《诗蝶》、《陪你走过这个季节》、《天籁如斯》等。后期偏重歌词,渐为歌坛所重。
孟玲,著名声乐教育家,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195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老师。毕业后先后在西藏歌舞团、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工作。后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从事声乐教育工作,为国家为部队培养了许多知名歌唱家,如王宏伟、刘和刚、哈辉、汤灿等。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培养民族男高音的教学技法,在我国声乐教育界独辟蹊径,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鲍元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长笛,1962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苏夏、江定仙、杨儒怀、陈培勋、段平泰学习作曲和技术理论。1967年毕业,1973年到天津音乐学院任教。历任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台湾南华大学教授、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音乐研究》编委、金钟奖音乐作品评委。是首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05年获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2012年获厦门大学最高奖"南强杰出贡献奖"。
鲍元恺的音乐创作坚持"人写,写人,为人写"和"中西融汇,雅俗共赏"的原则,把"以西方音乐形式展现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创作重点。他的作品包括《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1991)、《华夏弦韵》室内乐集(2001)、六部交响曲:第一《纪念》(2004)、第二《台湾音画》(2000 / 2006)、第三《京剧》(2006)、第四《厦门》(2008)、第五《禹王》(2009)、第六《燕赵》(2012),以及童声合唱套曲《四季》(1980)、《景颇童谣》(1981)、交响声乐套曲《春之声》(1983)、歌曲《清明》(1989)等。他的作品频繁在海峡两岸和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东西欧洲和南非由国内外交响乐团演出,并由DG、EMI、PHILIPS、DECCA、雨果等多家机构出版唱片。经教育部审定,中国大陆小学、初中、高中的音乐课本,均选有鲍元恺作品作为欣赏教材。鲍元恺在海峡两岸从教四十余年。在专业教学方面,他的许多学生已经成为蜚声乐坛的作曲家或音乐教育家。他高度重视公民美育教育和高校素质教育,在两岸举办多次艺术讲座,并在超星慕课开设网络公共课。
冯霞,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2004年4月演唱《瑶山青》获得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北京赛区民族组二等奖;2004年5月代表北京电视台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演唱《瑶山青》获得全国荧屏奖;2004年11月演唱《瑶山青》获得第三届"金色彼岸之声"全国新人新作歌手选拔大赛民族唱法专业组金奖;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组进入个人决赛,演唱《寻根》和《瑶山青》获全国优秀奖;2007年入选第一届"华鼎奖"中国最受欢迎演艺名人前30名;2007年获中国煤矿文工团建团60周年"艺术成就"荣誉证书;2009年获第三届"华鼎奖"中国演艺名人颁奖盛典"十大演艺界新人道德修养奖第二名";2010年代表煤矿文工团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组进入团体决赛获全国优秀奖;2015年在香港举办的亚洲国际声乐节中荣获"中国民族歌唱家——优秀歌唱家"称号。
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天天把歌唱》、《乡村大世界》、《艺苑风景线》等栏目、晚会和湖南卫视春晚等地方电视台晚会和节目的录制。曾拍摄歌曲《寻根》,《牵心牵挂,天佑中华》等音乐电视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播出,拍摄《瑶山情》纪录片并为纪录片演唱主题曲《瑶山青》。2009年5月代表中国侨联出访南非、纳米比亚和博兹瓦纳等国慰问演出。2014年参加由联合国、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六届亚洲大洋洲国际少儿艺术节开幕式的演出。2014年参加第十三届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满意度颁奖晚会并跟张凯丽、王姬、蔡少芬等众多影视界明星共同走红毯。2009年在第三届"华鼎奖"中国演艺名人满意度调查中获"道德修养新人奖"。出版发行个人专辑《相逢霞韵》,专辑在各地新华书店和全国音乐院校书店发行出售。拍摄多首歌曲《寻根》、《牵心牵挂、天佑中华》MV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代表作品有:《中国梦鼓》、《瑶山青》、《寻根》、《茉莉花的联唱》等。